[房仲直白說] 有時候貴,並不見得是真的貴

很常聽人把「好貴喔」掛在嘴邊。就觀察「貴」可分成:

1.體感貴:你也不是負擔不起,但就覺得商品並沒有呈現其應有的價值(你認為有更好的選擇替代)。或是,你還活在過往的金錢觀之中,還沒來得及跟進

例如:超商一罐可樂30元,到了遊樂場後,同樣大小及品牌的可樂就要販售60元;或是,以前買得到70元的雞腿便當,現在雞腿便當動輒要110元以上。

2.務實貴已超出自己能力負荷,商品價格對你來說,已是天方夜譚的數字、難以企及

例如:你買房預算只有1000萬,就算今天有房價行情2.5億的豪宅要以2億出售處理,你仍覺得遙不可及。


人們在思考房子時,常常陷入的是上述的「體感貴」。

常會以「對方成本才多少,現在就要賺那麼多的價差」來抱怨著。但很多時候,你若沒有拋開既有的認知,是會與現實脫節的。

當然,這並不是說,不論多高價你都要閉眼買。而是當你實際試了一次、兩次,要是結果都賭錯(跟你想得不同),那你該認真思考策略哪裡出問題了。不過人很難,大多時候不容易認錯,然後不知不覺就進化成酸民了。

主機服務:金城事務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