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房仲直白說] 投資也有分良心及黑心?

每當講到房地產,勢必引起不少人的大力撻伐:「房價炒那麼高,下一代要怎麼辦?」

我記得我曾經說過:「我相信台灣人大多數都是良善的。只是為了抵禦通膨、降低被資本社會的剝奪感、以及等了很久卻遲遲未看到政府的實際作為,故最後只好選擇『打不贏,就加入它』」。

【我們改變不了這個社會,只能想辦法適應它】

你不得不承認,現今台灣房地產同時兼具了「抗通膨、勝率高、政府准許」的特性,導致民眾的資金往房地產流入

試想:跟著眾人高喊居住正義,你把錢放在銀行卻什麼也不做(你不敢買股票,因為每買必賠)、眼睜睜地看著鈔票逐漸變薄,這樣換得的是什麼?為了拿到居住正義忠誠功績獎嗎?

當然,若你可以透過操作股票、基金、債券或加密貨幣,去抵禦通膨大怪獸,這當然更好啊!但問題是,我相信「一般人」沒有這類高超的操作技巧。不要講說報酬收益超越房地產了,賠錢的人比比皆是。

我想,我們必須認清一件事:活在一個資本主義的社會中,當別人每天都在想辦法累積資產,而你只是待在原地不動,那麼其實你就是在倒退嚕

這裡也引出一個概念:「透過房地產獲利的人,他們會覺得他們只是為了求生存、帶給自己或家人更好的生活,出去吃飯不想再為了加蛋或升級套餐想個半天;而沒有操作房地產的人,則認為對方只要是收租或賣房賺錢,一概都認為是在炒房」

雙方講得都對,只是立場不同罷了。


最後,曾經有A、B兩位投資客跟我說:

A投資客:「我雖然是在進行投資行為,但我只買總價3000多萬以上的案子。因為這類產品的購買客層,他們也有一定的資產實力,若把房子賣給他們,我賺得比較安心。但若把錢拿去買800~1000萬的房子,雖然輪轉率快、投報高,但我覺得太殘害首購年輕人了」。

B投資客:「我雖然是在進行投資行為,但我把房子買來出租,用市價的8折租出去給需要的人,這使我對於這類的投資行為心裡比較過意得去」。

不管你信不信,反正我是信了。

主機服務:金城事務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