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第一線遇過蠻多自住客,房子看了很多,卻遲遲無法下決定。會有此種狀況,除了本身剛性需求還沒那麼強烈外,還有就是他們擔心做錯決定😧。
【雖然說是要自住,但心裡也很渴望增值保值🤑】
這大概是自住客買房時最大的心魔了:「既要自住,又想要保值」。殊不知,自住跟投資兩者是截然不同的思維。
我也常跟自住朋友分享:「房子看了老半天、你做了各種功課及研究,沒買到(房子),則想得盡是浮雲☁️」。
你必須回到初衷:「為何要買房🏠?」。是因為家庭人口增加、室內空間不夠住了?還是想要擺脫長輩或房東的牽制😵💫?抑或是想要搬到市容更整齊的重劃區?
身為自住客,我們該具備的觀念是:「縱然你很想發揮資金的最大效應,但時間⏰️是不等人的,人生既有的規劃還是得往前走🚶。房子不單是住的居所,更是承載著你跟家人每一階段的成長及寶貴回憶🦄」。
觀察很多前輩經驗分享,當初只是很單純地因為需求到了所以買房。至於買了房有賺錢,都是事後才知道的事了。
買房子最怕的就是:「你為了等一個近乎完美的房子出現,不僅賠掉了機會成本😔,之後得花更多錢💰來取得」。在房市極好的時候,此現象會更趨明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