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房仲直白說] 管理費太貴怎麼辦?

有個客戶,最近看上一間預售屋,對於建商、地理位置、格局等條件很是喜歡,惟管理費(房子+車位)每月需支付一萬元,這令他感到相當錯愕。

他只是要置產的,他並沒有計劃每個月要花那麼多錢維護那間房子。他感到傷腦筋,是否要因為管理費而放棄該案?


以下來說一說我的看法:

1.建商會訂這樣的管理費,肯定是有經過縝密的計算。除了物業、植栽養護、電梯、清潔等固定支出外,社區營運也得預留些積蓄,以備日後不時之需。

且面臨著物價及基本工資的調漲,社區管理費將來只會更貴,這是所有大樓必然的趨勢。故對於三四年後的物價,現今建商也只能保守多抓些經費。

至於是否真的需要那麼高的管理費額,待社區成屋幾年穩定後,再由社區區權會投票決議

2.我跟客戶說,其實不論房價還是管理費,都只不過是建商在為住戶素質做個篩選。建商把門檻訂出來,讓「理念相近」的人聚合在一起

有時你覺得一個東西貴,並不見得你支付不起,而是純粹你認為沒那個必要(價值)。

如果你當初置產只是想說每個月管理費控制在5000~6000元的支出,那就去找符合條件的社區吧。只是倘若真的找到了,社區質感、建商及地點,你也不見得會喜歡。

買房是個綜合評估考量,並非以單一條件決定

3.管理費充裕還是有其必要性。若社區管理得好,肯定有助於房價的穩定,相信這是所有住戶樂見的。

4.最後,我相信若未來房價漲幅甚鉅(例如:買50萬,三年後,行情80萬),該客戶對於管理費的質疑應該就不會那麼顯著。所以問題的癥結點在於:客戶對於案子的增值,並沒太大的信心。

人們都想要穩的,卻又同時想要獲得高額報酬,這是自己買房時必須克服的人性矛盾

主機服務:金城事務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