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講到寶佳,一堆人下意識會直接把寶佳跟漏水掛勾並劃上等號。今天並沒有想要為寶佳說話、更沒有想拿「量體大,良率自然不高」來為寶佳建案曾發生的漏水案例,圖個說法理由。相信漏水戶當事人,更是難以接受自己辛苦賺錢打拚買下的房子,竟沒辦法在裡面住得安穩,想必漏水那陣子相當痛苦。這些我都能理解。
但我覺得寶佳在台灣建築界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,肯定是有它的條件,也許我們能理性聊一聊。以下是我在第一線看到的寶佳(如果你的觀點與我的不同,那就以你的為主,理性勿戰):
1.寶佳一直以來經營市場的策略都是:「在同個時期,以一個區域相對親民的價格,讓顧客享有同等的地段、機能、交通便利性」。
這是寶佳一直以來的經營策略與宗旨。所以,只要當你看不懂寶佳蓋的房子時,請把這一條核心理念拿出來翻一翻,也許你就不會那麼執著了。
2.寶佳機構旗下有很多子公司,google查一下資料都跑得出來。固然找哪一個營造廠或工地主任,往往會左右施工品質的差異。但如果你壓根對於寶佳沒信心,我是建議你不需要豪賭,就直接跳過寶佳即可。
縱使是豪宅建商蓋的房子,也是有可能一交屋就漏水。但其中弔詭的是,豪宅漏水,你的反應可能還不會那麼大;但你買寶佳的房子,它要是真的漏水了,即便建商很快就效率處理,但你心中是不是還是會產生「是吧,我就說買寶佳必漏,早知道……」的芥蒂想法?我覺得這一切都是信心問題。沒信心,拜託就不要買,否則當發生問題時,又一個人要+1上網惡評寶佳了。
而事實上,我經手仲介買賣的寶佳建案那麼多,真正有曾發生漏水的房子,還真的沒像新聞媒體講得那麼驚悚。好幾年下來,很多寶佳屋主住在房子裡面都住得好好的,完全沒事。
3.寶佳其實是有在傾聽消費者心聲的,近幾年一直有在進步,包含:衛浴開窗的比例有變高、建材配備也開始比起過往還要著重。
而至於地段的挑選、一層戶數的上限(不會給你搞個一層10幾戶)、格局規劃不會太奇特等優勢,寶佳則是持續維持著。
4.寶佳建案地點通常都選得不錯,但之所以寶佳價格能夠壓到那麼低,除了建材設備大量採購外,還有它並沒有很著重在施工的細節上,只需要做到通過政府法規最低限度的要求即可。你希望房子有設計感、有質感、收尾要收得細緻等等,拜託~這些都是用錢堆積出來的。一分錢一分貨,這就是寶佳房子的體現。
5.寶佳的房子駡歸駡,但賣掉能賺錢是事實。
你就想,同時期你買寶佳20萬,隔壁建商房價30萬;怎麼可能現在你家隔壁建商房價漲到60萬了,你家房價還只停留在20萬或小漲到30萬而已?
這就是房地產的房價共同性:要漲會一起漲。而且反而同一區你社區的房價較低,若整個大環境房價要下跌,壓力相對不在你這。
—
最後我想說得是:不論今天買什麼房子,都是每個人好不容易花了很久的時間、辛苦努力賺錢積累買下的。
所以,真的不需要去貶低別人買什麼房子。反而很多人說還好當初有先買寶佳,讓他之後換房,至少不會像空手沒房的人那麼辛苦。
並非人人都有個富爸爸。通常都是「先求有,再求好」,大家都是這麼走過來的。而這也是房市小白應該建立的正確觀念:買房子,有需求就買,但應當量力而為。過度的好高騖遠、眼高手低,就顯得不切實際了。